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新闻> 正文

诸葛亮锦囊指挥作战,是真是假?试论古代侦察、指挥与制胜之关系

2019-07-02 留学新闻

军事领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是因为古代战场距离己方大本营距离遥远,君主或主帅无法掌握战场实情,故而他们发出的命令指示,大多不能运用于战场指挥。

实际作战中,战场态势的把控以及战争指挥,都要靠一线的统帅和将军因地制宜地指挥。

但是古代战争中,偏偏还有过一些锦囊妙计的战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善用锦囊妙计,就为大众所熟知。蜀将一旦遇到危难之时,拆开诸葛亮提前给的锦囊,顿时柳暗花明,逆转战局。

诸葛亮锦囊指挥作战,是真是假?试论古代侦察、指挥与制胜之关系

那么,真有这样的事吗?坐镇后方的主帅,真的能精准地预测前方实时战况,并提前筹划好应对之策吗?

首先,用“锦囊”精确控制每一步作战行动是不可能的

指挥作战要尽可能及时、充分、精准地掌握前线信息,而古代战场获取情报的手段非常少,除了慢如牛的逐级上报外,其余全部依靠斥候,也就是侦察兵。侦察兵的速度十分有限,一旦战场距离拉的比较开,侦察兵就无法第一时间送回情报。

以东西魏河桥之战(公元538年)为例,西魏丞相宇文泰率主力与东魏主力决战,双方战阵沿邙山和黄河一线摆开,东西相距大概有一二十里。

西魏诸阵之间斥候来往不便,信息报送出现了严重的延时,西魏军左、中、右三军无法掌握友军的战况,以至于当战斗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左军主将竟误以为中军已败而撤退,由此引发西魏全军总崩溃。

主帅亲自置身一线,尚且不能确保准确掌握情况,更不要说主帅远离前线时了。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军灭突厥之战,名将李靖一边轻兵疾进,一边沿路擒捉突厥斥候,大军到达阴山时,“遇其(突厥)斥候千余帐,皆俘以随军。”

这一举措,使得颉利可汗完全丧失对前线的控制,以至于李靖大军进至可汗牙帐(突厥可汗驻地)十五里,颉利才惊觉敌至。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斥候都无法提供准确情报。但关键时刻斥候屡屡不可靠,也让统帅不敢任性地给一线将领下精准命令,万一掌握的情况不准,岂不是害了前线军队?

诸葛亮锦囊指挥作战,是真是假?试论古代侦察、指挥与制胜之关系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便是这样的统帅。他身为皇帝却指挥打仗,而且喜欢直插到底,动辄预制方略遥控指挥,命令诸将严格依计行事,有些命令甚至具体到每一处城池如何进攻。

数次元嘉北伐中,将帅们对文帝的“锦囊妙计”都头痛不已,但又不敢不依令行事,宋军与魏军作战屡屡失败,文帝的瞎指挥难辞其咎。

所以,明智的统帅或将军,一般不对前线作太多干扰,而是授权前线将领临机指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是这一经验的体现。

回过头看《三国演义》,诸葛亮动不动以锦囊指挥将军们,显得有些不尽真实。这么任性而盲目地指挥部队,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其次,《三国演义》中的“锦囊计”在实战中用处并不大

《演义》描写的锦囊计,大多用于出奇制胜。实战中出奇制胜的招数到底有没有用,是在两可之间的。如果敌我双方在战役层面胜负之数已定,战术层面再多的奇思妙想,也不足以变不利为有利。

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为例,诸葛亮以赵云、邓芝为疑兵,佯动至斜谷吸引魏军注意力,主力则北出祁山打陇右。蜀弱魏强的实力对比不需多说,诸葛亮虽然成功在战争初期引开了魏军主力,在南安三郡打了个出敌不意,但毕竟赵云一路实力太弱,无法对魏军构成任何威胁。战争打了没多久,魏军发现蜀军主力不在斜谷,便迅速机动至陇西,寻找蜀兵主力将其击败之。

诸葛亮锦囊指挥作战,是真是假?试论古代侦察、指挥与制胜之关系

电视剧中的陈仓城

北周武帝灭齐之战时(577年),也玩过一出“锦囊计”。

北周军夺取北齐重镇晋州(今山西临汾)后,第一阶段作战结束,武帝考虑到诸军疲累,诏令主力退回关中暂作休整,而以大将梁士彦留守晋州。临退前周武帝以计授之,说北齐肯定会以重兵反攻晋州,到时梁士彦一定要凭城坚守,以消耗北齐军有生力量。

后来北齐果如武帝所料,以十余万大军围攻晋州城。然而武帝预料的消耗敌军有生力量的局面没有出现,反而是梁士彦几乎顶不住北齐进攻,差点丢了晋州。危急关头,武帝不得不放弃既定的“妙计”,急调主力驰援才勉强稳住局面。武帝之所以差点玩脱,正是因为错误地估计了战场形势,制定的战术措施期望值过高。

不过,博学多才的读者们肯定会说,用锦囊计指挥作战并非没有,而且出现过许多次。

三、真实的“锦囊计”只可能出现在战略战役层面。

以两个最著名的锦囊计为例分析一下。

三国逍遥津之战(公元215年)爆发前,远在汉中的曹操,给镇守合肥的诸将送去一个密函,函边署文“贼至乃发”。

诸葛亮锦囊指挥作战,是真是假?试论古代侦察、指挥与制胜之关系

孙权发兵围攻合肥时张辽拆函观看,原来曹操命令守军一分为二,张辽李典出击,乐进守城。这看上去与《三国演义》式的锦囊颇为相似。

然而细观逍遥津之战的形势,曹操与张辽诸将在战前已取得战役层面的共识,即凭城坚守、先机制敌。从张辽、李典、乐进等人拆函后的反应来看,曹操的命令并没有超出他们的预期。

从这个角度看,曹操之所以远隔万里地送来这么一个无关痛痒的“锦囊”,主要目的不过是敉平张辽、李典诸人的矛盾,并再次强化统帅和前线将帅之间的战役共识。

东晋义晋八年(公元412年),太尉刘裕遣兵平蜀,也曾向前线大将发过一个密函。

由于五年前晋军进攻蜀地遭遇了失败,故而东晋高层围绕进兵路线有过争论。可选路线有三,第一条从垫江(今重庆)沿内水(今涪江)北进路途最近,但此道五年前晋军由此进攻被蜀军击败;第二条从安乐(今四川合江)沿中水(今沱江)北进路线适中,第三条从犍为(今四川宜宾)沿外水(今岷江)北进最为迂远。刘裕预先定议,主力迂回外水,疑兵各出内水和中水以作牵制。

但刘裕又怕消息透露出去,蜀军会提前戒备,于是故布疑阵,给征蜀统帅朱龄石一个密函,内藏进军路线的最终版,函边题书“至白帝乃开”

晋军诸军不知到底如何进兵,蜀军也无法有针对性地防守,于是只好重点戒备内水方向。朱龄石到达白帝城拆书一看,原来刘裕仍然命令从外水进攻,诸军如法进兵,最终取得胜利。从本质上看,刘裕“锦囊”的实质不过是个烟幕弹而已。

这两个“锦囊”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最终能够发挥作用,与战略战役层面的正确预判是分不开的。

有趣的是,在《演义》中屡屡使用“锦囊计”的诸葛亮本人,也曾在敌人战役级别的“锦囊计”面前吃过亏。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大将曹真预判蜀军如果复出,肯定会攻打关中西面的门户陈仓(今陕西宝鸡),便令将军郝昭大修陈仓城。是年冬天,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果然选择进攻陈仓,大军围攻二十多天拿不下城池,曹魏主力闻讯来援,诸葛亮无奈只得退兵。

曹真预判之所以成功,在于一方面摸准了诸葛亮北伐先切陇右、后进攻关中的总战略,一方面猜中蜀军兵少不敢行险、只敢走陈仓大路的战役思路,这才得售其计。

以上这几个例子,不管是否具有“锦囊”的具体形式,或者是否属于临机指挥,事实上都发挥了未战而先算胜败的作用。但是这种预判都是粗略的、方向性的、战役层面的,并不涉及具体作战行动的安排。这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式事无巨细全部指挥的“锦囊计”迥若云泥。

本文作者:有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850862118705614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