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新闻> 正文

日本人切腹自尽的传统,竟然与他们对待“情义”的观念有关

2019-04-22 留学新闻

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都见到过日本人切腹自尽的场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因战败而自刎的枭雄人物,比如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但我们大多是站在同情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很多人都认为项羽不应该害怕在战败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寻死路。因为中国人向来信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意思是说只要生命能够继续下去,任何失败都有可能翻盘。我们难以理解日本人为何会在战败后切腹自尽,通常我们会认为他们是以死向天皇谢罪,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从中作祟。

日本人切腹自尽的传统,竟然与他们对待“情义”的观念有关

切腹自杀场景

诚然,二战时的日本军官在战败后以死谢罪肯定受到了“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但在研究过日本人的历史文化后我们发现,日本人切腹自尽的传统不仅仅只局限于战场失败和引咎自责,更多时候还会在为了保护自身名誉的时候发生。日本人非常重视自身名誉,不容许任何人玷污,即使是自己的主君和亲属也不行。

“本能寺之变”的启迪

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织田信长,在即将统一全国前夕却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率部谋反而被迫自尽,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背主反叛的根本原因竟然是因为在负责招待德川家康的餐宴中发现腐败变质的死鱼,大失体面的织田信长对担任御食奉行一职的明智光秀大加斥责,又让另一位家臣森兰丸敲他的头以示侮辱。明智光秀感到名誉受到玷污,于是暗蓄反志,终于在“本能寺之变”中替自己洗刷了污名,维护了自身名誉。

日本人切腹自尽的传统,竟然与他们对待“情义”的观念有关

本能寺之变

站在我们的立场来看会认为明智光秀是一介小人,织田信长对他倚为心腹,仅仅因为自己办事不力受到主君斥责就包藏祸心、率众谋反,是典型的小人行径。明智光秀在反叛和逼死主君后,不久便被丰臣秀吉打败,最终切腹自尽。我们会认为这是他咎由自取、恶有恶报。

可在日本人眼中却认为明智光秀是为了保护自身名誉而采取的报复行动,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日本人认为,如果自身名誉受到他人侮辱、诽谤后不实施报复行为,“整个世界就不会安稳”。为什么日本人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其实是与他们的传统观念有关,日本人认为替自己洗刷污名,采用任何方法都不过分。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算旧账”而已,其中也包括杀死对方和切腹自尽。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无法理解的行为。

切腹自尽的起源

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切腹自尽之人是平安时代的源为朝。据日本史书记载,源为朝是身长七尺的巨人,膂力过人,左手比右手长四寸,特别适合射箭,是当时著名的神箭手。当时17岁的近卫天皇因体弱多病去世,源为朝和父亲源为义支持被废掉的崇德上皇(近卫天皇的大哥)继位,而哥哥源义朝则支持近卫天皇的四哥后白河天皇继位。

双方因此展开激烈交战,在战斗中,源为朝用他的神弓绝技多次击败对方军队从而名震天下,后因兵力过于悬殊,战败被俘。后白河天皇怜惜他神勇盖世,将其流放于伊豆大岛。10年后,源为朝煽动伊豆诸岛再次发动叛乱,天皇敕令工藤茂光率军征剿,屡战屡败的源为朝最终切腹自尽。在自尽时,源为朝所效忠的崇德上皇已经去世,他之所以选择自杀是为了洗刷自身污名,以死来证明自己依然是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战将。

日本人切腹自尽的传统,竟然与他们对待“情义”的观念有关

浮士绘塑造的源为朝

不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普遍认为日本人是一个矛盾结合体。他们既彬彬有礼,又野蛮残暴;既讲究忠义,又叛逆无常。日本从隋唐时期开始学习中国文化,但并非全盘接受,而是经过他们的筛选和改造。日本人接受了儒家文化中的“忠”和“孝”,但却没有接受具有更高要求的“仁”,他们一方面要求自己忠于主君,可又视自身名誉大于生死。一旦遭主君侮辱使自身名誉受玷污则采用反叛来进行报复。

日本文化中对“情义”的定义

日本人常说“情义最难让人接受”,但他们眼中的“情义”和中国人所说的情义却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的情义适用于身边所有人,它的原则是“你有情我有义,你不仁我不义”。但日本人却把情义严格区分为“对社会的情义”和“对名誉的情义”。“对社会的情义”是指对主君、朋友和近亲恩情的报答,而“对名誉的情义”是指为了维护自身名誉而负有的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对自己恩情的报答。

日本人切腹自尽的传统,竟然与他们对待“情义”的观念有关

彬彬有礼的日本人

日本人为了履行“对名誉的情义”可谓不遗余力,他们会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遵守礼仪、忍受磨难,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一旦名誉受到他人玷污时,他们将坚决进行疯狂报复,甚至在无法实施报复时以自杀来洗刷污名。这是日本人在履行“对名誉的情义”时必须要做出的努力。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忠于天皇和孝顺父母是人生应尽的义务,是人生第一要务,履行“情义”是第二要务,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以“忠于天皇”为最高要求。一些日本人甚至将履行“对名誉的情义”上升到与“忠”相等的地位,例如二战时有人在读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或《军人敕谕》时因为无意中读错了某个字或者某句话,便以自尽来洗刷污名。

1934年,日本群马县桐生市警察本多重平因为在引导前来视察的裕仁天皇车驾时不慎带错了路,导致原订的视察顺序:火车站——西小学校——高等工业学校,变成了火车站——高等工业学校——西小学校。这显然是一个失误,但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甚至天皇本人都没有发现这个纰漏。可本多重平为了维护自身名誉,竟然在家中割喉自杀,幸亏被他的女儿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抢救才幸免于难,但健康状况却大受影响。这起事件被称为“桐生卤簿误导事件”。

日本人切腹自尽的传统,竟然与他们对待“情义”的观念有关

裕仁天皇出行仪仗

《四十七士》忠于天皇和忠于主君的故事

日本家喻户晓的《四十七士》则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各地大名(相当于战国诸候)需要定期觐见幕府将军(日本实际统治者),有一次将军任命两位大名负责觐见仪式。其中一位大名浅野长矩因为不太熟悉仪式,于是向身居要职、熟悉仪式的吉良义央请教。谁知吉良义央是个贪财小人,因为没有收到贿赂,故意让浅野长矩穿错衣服,让他在仪式上出尽了洋相。受到侮辱而愤怒不已的浅野长矩拔刀砍伤了吉良未央,履行了“对名誉的情义”。可他在将军面前拔刀,属于“不忠”,按规定必须自杀谢罪,于是浅野长矩回家后切腹自尽,他的封地被没收,家臣沦为浪人。

浅野死后,他的家臣(武士)大石良雄认为应该杀死吉良,为主君报仇,以履行“对社会的情义”。他联合了46位对浅野忠心耿耿的家臣,展开了对吉良的报复行动。吉良的地位很高,想要杀他非常不容易,大石良雄等人为了这次报复行动付出了全部心血。

为筹措资金,他们当中有人把妻子卖到妓院;为了刺探吉良的行踪和生活习惯,有人把亲妹妹送到吉良家中做侍女;大石良雄为了麻痹对手,故意装出一副颓废的样子,流连妓院、打架闹事、还跟妻子离了婚。最终,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下,趁吉良有一次举办喜宴,家臣们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的机会,夜袭吉良府,杀死警卫,在一个储存木炭的小屋中抓到了吉良。他们用主君切腹自杀的刀砍下了吉良的首级,祭奠在浅野墓前。

日本人切腹自尽的传统,竟然与他们对待“情义”的观念有关

四十七死士之夜袭

四十七士杀死吉良,报答了对主君的情义,但他们还需要尽“忠”。因为他们杀死吉良的行为违背了国家法令,是“不忠”的行为。他们只能以死尽“忠”,除一人外逃,四十六人全部切腹自尽。这样他们既履行了“对社会的情义”,又尽了“忠于天皇”的义务。《四十七士》被日本人视为世人典范,被收录在日语小学课本中,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到他们的墓地去凭吊致祭。但在我们看来,为了替主君复仇而卖妻弃子,亲手把妹妹推入火坑,这些武士的行径令人发指,将受到社会的谴责。

综上所述,日本人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使他们对于名誉遭他人侮辱、诽谤时所采取的报复行动视为理所当然。至于报复的方式方法则无关紧要,只要能洗刷污名即可。在报复行动遇到客观条件不具备实施的情况下,甚至会采用自杀这样极端的方式。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日本人会有切腹自杀的传统,他们是在履行“对名誉的情义”,替自己洗刷污名,然而在无法报复对方的情况下只好采用切腹自尽的方式。在我们看来,这种行为背后暗藏着日本传统观念中的极端思想,可日本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极端,反而认为是受辱后的正常反应。这是中日传统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

本文作者:历史茶坊(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164537193385216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