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新闻> 正文

李鸿章一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哪一个谈判难度最大?

2019-05-20 留学新闻

晚清中兴名臣李鸿章,有“裱糊匠”之称,专业替清廷收拾烂摊子,一生出面与列强签了3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在这30多个条约中,哪一个签的最艰难、最心累呢?很多人可能会说甲午战争之后的《马关条约》,日本这个新晋的帝国主义极为贪婪,索求极为高昂;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在马关还挨了一枪,差点送命。

其实,相比之下,1900年《辛丑条约》的谈判难度更大,这一条约足以扼住大清朝廷的命脉,因此也让受命和谈的李鸿章最为伤神。

李鸿章一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哪一个谈判难度最大?

1900年,李鸿章代表清廷和西方列强谈判。

第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之际,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惶出逃,在逃亡路上任命李鸿章为议和大臣。李鸿章以一人敌八国(实际上有11个国家),向列强提出先停战再议和。

哪知列强完全不接受这个提议,从1900年9月初开始,打着讨伐义和团的旗号,出兵京郊、直隶、山西和山海关等地。所到之处杀人掳掠,无恶不作。对此,李鸿章无可奈何。

第二,列强打算惩罚慈禧太后本人,并要挟以此作为议和的先决条件。八国联军认定是慈禧太后发起了义和团运动,提出进攻陕西捉拿“祸首”。李鸿章自然明白这个“祸首”指的是谁,他当然高度紧张,极力为慈禧开脱,甚至贿赂俄国使节促其从中斡旋。

刘坤一、张之洞等封疆大吏也以自己的外交渠道进行疏通,将宣战责任归咎于王公大臣。

经过李鸿章等人的一番哀求,列强感到清廷已经驯服,同时,他们觉得如果处决慈禧,将导致清廷垮台,不利于维护侵略利益,最终放弃了惩办慈禧的打算。

李鸿章一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哪一个谈判难度最大?

1900年的李鸿章。

第三,清廷及李鸿章没有设置谈判议题的主动权。在战争正式爆发了近4个月后,战胜国与战败国准备开始和谈了。

1900年9月底,八国联军答应议和后,李鸿章照会各国,提出了5条议和纲领:承认围攻使馆违反国际公法,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事件;愿意协商赔款问题;同意修改有关条约,侧重中外商务;收回被占衙署,与各国分别缔约;先行停战。

议和纲领发出后,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不给予任何的理睬。”随后,列强拿出了一份议和大纲,此后的谈判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对李鸿章而言,大部分条款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四,列强要求处决一批朝廷高官。列强答应免除慈禧太后的罪责以后,瓦德西向李鸿章提供一份名单,要求惩办这些王公大臣,包括端王载漪、庄王载勋、大学士徐桐、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辅国公载澜、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吏部尚书刚毅、刑部尚书赵舒翘、甘肃提督董福祥、山西巡抚毓贤等人。

李鸿章一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哪一个谈判难度最大?

《辛丑条约》签字时的情景。

慈禧太后多次降旨,对这些王公大臣分别给以革职、交部议处、圈禁等处分。联军颇为不满,坚决要求处死他们,并威胁说,若不如此,“和议断难望成”。慈禧太后和李鸿章没办法,只好照办,将十几位朝廷要员处决。

第五,《辛丑条约》最要命的条款是4.5亿两白银的赔款吗?在我看来,并不是。列强在京津一带驻军,以及清军在京津往来通道解除武装,才是清廷的心腹之患。

条约中载明,列强在北京使馆区驻扎军队,并在山海关、军粮城、塘沽等12处军事要地驻扎军队。同时,清军将京津一线的所有炮台以及大沽炮台统统拆除。

李鸿章不可能看不到这些条款对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但他费尽口舌无法挽回。

李鸿章一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哪一个谈判难度最大?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的签字。

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历时一年的艰苦谈判,终于签订。后来,9月7日这一天被定为“九七国耻日”。这一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从此,清廷既没有了与列强叫板的实力,更没有与列强叫板的勇气。列强成了大清朝的“太上政府”。

一年的谈判,也让李鸿章心力衰竭、油尽灯枯。签字时,他“寒热间作,痰咳不支,饮食不进”,不久连续吐血,最终“大解不出,陡呕血半盂”而逝。

晚清70年的历史,也许没有人能比李鸿章更能体会“弱国无外交”的酸楚,慈禧太后都未必比他体会更深。

参考资料:吴永《庚子西狩丛谈》,马勇《1900年中国尴尬》

本文作者:小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235463079958989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