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新闻> 正文

明代沧州州治何时迁到运河边

2019-06-16 留学新闻
明代沧州州治何时迁到运河边

关于沧州州治何时自清池迁至长芦,有两说。一说是在明洪武末永乐初,此说根据是明朝大学士李贤撰写的“沧州创建城池记”:“明洪武末,乃迁长芦镇,即此处,迄今殆百年矣......。天顺六年(1462年)十月,沧州知州贾忠筑沧州新城竣工,明初的王翱、马昂都是沧州人,掌握用人大权,又倍受皇上器重信任,马昂同王翱邀时任首辅吏部尚书李贤撰《沧州创建城池记》以志纪念;另一说则根据《明史·地理志》:沧州“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徙于长芦,即今治也”。

明代沧州州治何时迁到运河边

民国二十二年版《沧县志》中的沧县城区图

让我们回顾一下,明洪武元年和二年北方发生的事情。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稍事休整即又挥军西进,攻取山西。与精锐的扩廓帖木儿军进行了艰苦的搏战,平定山西。洪武二年三月,西征军进攻陕西,元将李思齐由凤翔奔临洮,力竭投降。元顺帝乘明军主力长驱秦晋之机,命丞相也速率军向北平反扑,兵锋已抵通州。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大获全胜。为了覆其巢穴,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顺帝逃到应昌府(又称鲁王城,虎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西)。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洪武二年,元朝势力刚刚败走上都开平,但退到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仍对中原虎视眈眈,伺机反扑,西北一带少数民族离心倾向也不断增长。前方战事正紧,新兴的明帝国不得不把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花在北部边防建设上。怎么会拿出人力和物力搬迁一个小小的州府?恐怕沧州的州府衙门根本还没有按部就班的运转起来呢。据史料记载,明朝沧州第一任知州为江英,1409年至1411年任知州,其后是李伯震、刘谨、上官仪、宋讷、吴靖,再往下是把州城从运河以西的长芦故城迁到运河以东,创建沧州新城的知州贾忠,按第一任知州到任时间,州府衙门在1409年刚刚正式运转。

明代沧州州治何时迁到运河边

标注沧州之迎薰门

让我们再看看朱棣的燕军攻破旧沧州城的记载。《明史·盛庸传》载:“时(1400年)吴杰、平安守定州,庸驻德州,徐凯屯沧州,为犄角”。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朱棣闻报南军北上,决定在南军落脚未稳之际,夺取沧州,再度南下。于是下令出征辽东,暗中派人在直沽(今天津市)修建浮桥。十月二十五日,燕军从通州折转向南行进,日夜兼程,十月二十七日到达沧州,南军守将徐凯尚在修复城墙,燕军仅用两天就攻下沧州,徐凯等投降。城破后,燕将谭渊一夜之间杀掉三千降卒。《明史·谭渊传》载:“渊骁勇善战,引两石弓,射无不中。然性嗜杀。沧州破,成祖命给牒散降卒。未遣者三千余人,待明给牒。渊一夜尽杀之。王怒。渊曰:“此曹皆壮士,释之为后患。”王曰:“如尔言,当尽杀敌。敌可尽乎?”渊惭而退。”如果州治已迁,旧城也无需重兵把守之必要了,燕军也不会采取声东击西之策而攻占了。再之,如果洪武二年(1369年),沧州州治迁往长芦,燕军攻破的城池只能叫旧沧州了,这是修史者最基本的常识了。符合迁徙州治的原因只能是沧州城在遭到重创后,已不可能再为州治所在地,而被迫迁徙,因此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沧州州治迁往长芦应该与实不符。

明代沧州州治何时迁到运河边

标注沧州之元明清沧州码头

为什么在沧州州治迁徙有如此前后不同的记载呢?历代史书所记载,因修史者受种种条件所限,不免有纰漏和曲笔。沧州州治的迁徙问题,应该就是修志者的曲笔,他们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有朱棣“靖难之役”抢夺侄儿皇位这段不太光彩的历史,他肯定对此是讳莫如深,加之有方孝孺被株连十族的惨案,在明代,还有哪个文人墨客还敢以卵击石,在编修相关文史资料时,凡有碍其统治者政治利益的事,不惜隐瞒史实,删削不书或张冠李戴。加之修嘉靖《河间府志》时,文字狱屡兴,主修者谨小慎微,因此也颇多疏漏和谬误。官修者不敢写,私修更不敢。之所以这样写,就是为掩盖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中的劣迹而故意改变迁徙时间的。

明代沧州州治何时迁到运河边

标注沧州之阜民门

《明史》始纂于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四年(1739)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在康熙时所撰《明史稿》的基础上撰成。从顺治二年(1645)开史馆起历时95年,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明史》成稿距靖难之役已有300多年,其间史料的真伪、编纂人员的更替,它基于前明史料,所记载的“洪武二年五月徙于长芦”,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明惠宗朱允炆即位后,改元建文。建文4年(1402年),通过靖难之役登基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一年后改元永乐。清朝所修《明史》主要是参考前朝的《明史录》以及明朝的各种史料,修志者为省事,不加质疑地照抄前志,以讹传讹,故此失真存伪。

1400年10月,燕军破沧州,俘徐凯。天顺六年(1462年)沧州新城竣工,其距州治迁移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吏部尚书李贤对此事应是耳闻目睹,他所言“明洪武末,乃迁长芦镇”,可信程度应该更大。靖难之役的4年间,兵荒马乱,城头变幻大王旗,州衙门亦应不复存在,朱棣1402年7月登基后,天下初定,此时迁徙州治才合乎情理。因此,李贤所言洪武末应该是洪武35年(1402年)。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作者:秦那qina(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76287666847795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